• 新闻网
  • English
Cinque Terre
Cinque Terre

校园新闻

首页 > 校园新闻 > 正文

党建及文化引领行动:学校举办第四十三期“湖文读书会”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10-09 阅读量:


(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·汉江研究院 通讯员 熊文斌)10月9日下午,“湖文读书会”第四十三期在图书馆二楼德园举行,学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礼刚教授以“礼”为主题作经典导读分享。学校党委书记吴超仲教授参加读书会。读书会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·汉江研究院副院长王翔教授主持。

在感悟经典环节,王礼刚从“礼”的起源与内涵出发,结合《说文解字》《周礼》《左传》《论语》等经典文献,系统梳理了“礼”从祭祀文化发展为行为准则、道德规范的历史脉络。他指出,“礼”在甲骨文中作“豊”,本义为盛有祭品的礼器,《说文解字》将其解释为“事神致福”,可见其起源于商代祭祀文化;后经思想升华,由风俗习惯形成的行为准则、道德规范,成为“人与社会行事的道理”。通过解读《论语・季氏》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、《礼记・曲礼上》“礼尚往来”等名句,王礼刚阐释了“礼”对个人立身、人际交往乃至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,强调“礼”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,更是社会和谐之基,引导师生从经典中汲取修身养性、待人接物的智慧。

在践行经典环节,王礼刚讲述大国工匠孙红梅深耕航空发动机精密焊修领域22年,以对职业的敬畏诠释“敬业之礼”;介绍全国优秀教师、优秀校友李晶扎根乡村教育,用仁爱之心践行“育人之礼”;回顾中国援外医疗队在全球公共卫生应急一线的担当,彰显“济世之礼”。他表示,新时代的“礼”已成为由内而外、由己及人的精神力量,涵盖个人敬业、行业奉献与国家担当三重境界,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。

在研讨经典环节,与会师生围绕“礼”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。

吴超仲在交流中表示,“礼”的基础是规则,无规则不成方圆,无论是校园秩序维护,还是社会治理推进,都需要以规则为支撑;“礼”的核心是尊重,既要尊重他人、尊重社会、尊重自然,也要尊重文化传统、社会秩序;“礼”的目标是和谐,促进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他鼓励师生以礼育人、以礼立身,共建和谐美好校园。

数统学院缪婷婷同学认为,“礼”是大学生素养的体现、成长的阶梯,更是融入社会的“通行证”。她表示,从认真听讲、维护公共环境,到尊重他人、协作配合、真诚相待……,这些日常细节都是“礼”的具体实践。

物电学院王聪同学谈到,“礼”并非限制自由,而是保障更高层次的自由。她认为,“克己复礼”是在规范中实现自我提升,现代社会的个性发展也需在礼仪秩序下实现。

文传学院杜悦萌同学分享,懂“礼”是立身前提,学“礼”是校园育人抓手,践“礼”是青年成长与文化传承之基,未来还将带着礼学研读成果走进社区,在服务社会中传承文化、锤炼能力。

物电学院党委副书记詹莉认为,“礼”不仅是外在行为规范,更蕴含着深刻的秩序意识与规则精神,既是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,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;在守规则、明秩序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发展,既能助力个人成长,更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。

在诵读经典环节,师生共同诵读了《论语》《左传》中关于“礼”的名句。

本次读书会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·汉江研究院(孔明书院)、学生工作部·学工处和团委联合举办,选修《中华经典导读与践行》的学生、学生党员、学生干部,以及其他自愿参加读书会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活动,各学院学生代表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通过视频连线参加活动。

审核:朱运海

责编:程威 王礼刚

最新内容

热点内容

推荐内容

学校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

邮政编码:441053

电  话:(+86-0710)3590876   3591876(传真)

接待/接访电话:0710-3593296(24小时)

版权所有:湖北文理学院

备       案:鄂ICP备17002353号-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

维护制作:党委宣传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