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新闻网
  • English
Cinque Terre
Cinque Terre

校园新闻

首页 > 校园新闻 > 正文

【奋进国家基金】屈定武博士:细节定成败,策略赢未来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9-24 阅读量:


编者按:为进一步理清思路、凝聚共识、强化协同、壮大合力,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质量,9月18日下午,学校召开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大会。会上,202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师代表作了经验分享。现刊发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屈定武博士经验分享。


首战折戟:从自信到清醒的认知转变

我首次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时,投入约两个月时间,参考了多位师兄师姐的成功范本,反复修改形成多个版本。尽管身处院士团队且自认为准备充分,但最终未能获批。这一结果让我清醒认识到,仅靠借鉴他人经验与盲目自信远远不够。第二年,我以更加严谨的态度,投入更多时间精力,邀请多位同门和同行专家参与修改,过程中多次推翻重写,历经数十轮打磨。这段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:文本质量是决定申请成败的关键因素,也是申请人最能把控的核心环节。

选题策略:坚持“小切口、真问题、可持续”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选题应注重“小切口”,建议以实际需求为导向,凝练明确的科学问题,并匹配恰当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。我的项目基于硕博阶段的课题积累延伸,并依托所在传统食品发酵团队的菌种资源支持。首次申请未获批后,我对研究方向进行微调,从“C2003(食品微生物)”转向“C2005(食品与肠道菌群)”。这一调整既延续了原有基础,又拓展了研究视角。在凝练创新点时,应注重其具体性、可检验性与可量化性,避免空泛、笼统的表述,确保评审专家能够清晰把握研究价值。

题目与关键词:精准定位学科类别

题目和关键词是评审专家对申请书的第一印象,也直接影响送审方向。题目不宜过大或过细,需聚焦研究对象、核心问题与研究机制/方法,确保与学科分类一致。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都会发布申请指南,建议仔细参照其要求。我在题目中设置2–3个关键词,其中至少一个非常具体,例如将泛化的“双歧杆菌”调整为更精准的“两歧双歧杆菌XX菌株”,并加入“膳食模式”以贴合食品学科表述,专家反馈意见明显改善。关键词应覆盖核心对象、关键技术与机制,慎用跨学科词汇,以免被分至不匹配的评审组。收到评审意见后,需逐条认真回应,体现对专家意见的重视。

附件材料:注重相关性、质量与时效性

附件(代表作)应突出与申报主题的相关性、论文质量及发表时效。优先选择与项目直接相关、质量高、近年发表的文章;若直接相关的高水平论文不足,可补充在技术路线、研究范式或理论支撑上高度相关的近年顶级期刊论文,并在说明中明确指出其与本项目的具体关联,以展示申请人的持续产出能力与研究广度。

全程准备与团队协作:系统谋划提升中标率

建议提前布局,尽早明确学科代码与研究主线,补齐关键预实验数据;积极邀请同行及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参与把关,优化技术路线图;图表应统一清晰,文字表达简洁,预算编制合理,注意伦理合规与数据管理规范。充分利用学校与二级学院组织的培训与专家辅导,组织团队内部交叉审阅,能有效提升文本质量与可行性论证水平。

供稿:科发院

审核:汪萃萃

责编:程威  王礼刚

最新内容

热点内容

推荐内容

学校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

邮政编码:441053

电  话:(+86-0710)3590876   3591876(传真)

接待/接访电话:0710-3593296(24小时)

版权所有:湖北文理学院

备       案:鄂ICP备17002353号-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

维护制作:党委宣传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