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,落实湖北省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部署要求,即日起,校园网推出【建成支点·大家谈】专栏。栏目聚焦学校服务湖北"建成支点、走在前列、谱写新篇"战略的生动实践,展现湖文人以务实担当、创新作为赋能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图景,共绘支点建设新篇章。今天刊发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文章《强化支点意识 拉升标杆勇作为》。
强化支点意识 拉升标杆勇作为
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
牢记嘱托,以教育强省在教育强国中成为支点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考察湖北,对湖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,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、指路领航。2013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”。2024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,要求湖北“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,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”。
在2025年2月的全省教育大会上,省委书记王忠林强调,加快建成支点,首先必须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成为支点,要以“71020”高校创新体系为牵引,促进人才互通、教研结合、产教协同,加快形成“大教育”“大科技”“大人才”工作格局。湖北文理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,深入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振奋精神,担当作为,以“创大申博”为目标,深入实施“十大专项行动”“四高攻坚计划”,强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大学创建工作,向着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。
湖北文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坚持“建成支点,学院有为;‘创大’申博,交通先行”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。锚定道路交通特色应用研究型的定位,以学科建设为中心,更加注重教学、更加注重专业、更加注重科研,党政同责、领导齐抓、专项推进、创新驱动、特色突围,积极拓展传统交通和汽车领域,争取在多模式交通联动及综合运输一体化、复杂环境下的交通运载装备、人车交通设施协同与智能控制等做出特色,为学校“创大”申博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。
加压奋进,积极承担各项重点任务
在立德树人方面。积极推动车辆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获批1门国家一流课程、1门国家规划教材,获得省级教学成果1-2项、A级专业1个,质量工程4项,新增智慧交通专业,建设1个(低空无人机)微专业,建设并获批1个现代产业学院。本科生考研升学率达20%以上,初次就业率83%以上;学科竞赛省级获奖110项、国家级获奖20项。
在科学研究方面。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,力争获批1-2项。获批省自科项目4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和授权发明专利49项;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,力争一等奖1-2项。到账科研经费800万元,成果转化150万元以上。
在人才引育方面。邀约面试E1类博士50人,引进5-8人;培育省级人才1人,新增博导1人,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。
在党建引领方面。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,努力做到学院党委“五个到位”、所属党支部“七个有力”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,申报并力争获批湖北省高校党建“标杆院系”或“样板支部”。
开拓进取,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见效
实施“人才跃迁”计划,做大师资队伍。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,抓团队就是抓未来的战略定位。以才聚才、做大基数,创新性设立人才伯乐奖,以学科和博士点方向精准引才。能力重塑、做强存量,办好五个活动,成立N个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,引导教师在专业上成长,在团队中进步,不断激发成长内驱力。大师领航、做高海拔,在全国(球)引进领军人才,全力培育学科带头人,全职或柔性引进培育一批学术大牛和国家级人才。
推行“13811”工程,夯实发展基石。全体教师坚持一个根本:以立德树人为根本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致力三个强化:强专业、优学科、壮团队。做好八项具体工作:上好一门课、建好一个专业、加入一个团队、对接一个企业、牵头一个项目、谋划一个奖项、撰写一篇论文、策划一个专利。学院形成干部带头、党员示范的良好氛围,所有工作都要贯彻抓紧抓实、落细落小(目标可量化,结果要考核)的要求。
举办五大活动,党员示范,提升教师素质。交通学院党委以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活动为契机,精心组织,扎实推进,务求实效,以党员干部作风带动形成优良教风学风。学院还将同步开展“教师能力提升年”活动,组织教师开展政策大学习、业务大培训、岗位大练兵、能力大提升、学科大讲堂等五大活动。强化教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,不断提升干部教师能力素质。
推进四个论坛,加压拓圈,实现特色突围。继续围绕学院创新发展主题,办好科学家论坛、青年学者论坛、三创论坛、企业家论坛等4个论坛。探索办好“交通有我,精彩纷呈——交通大讲堂”,组织所有教职工分批交流分享工作业绩、经验感悟、发展规划、意见建议等,形成“交通是我家、发展靠大家,一群人、一条心、一起拼、一定赢”的干事创业氛围。
开展“五联五促”行动,以“四个定向”推动成果转化,强化社会服务。坚持领导带头、党员示范,班子成员牵头攻坚,领办师生实事。每名班子成员联动5个部门、对接5个企业、联系5名博士、跟踪5名人才、服务5个项目。学院内强服务、外拓资源,有组织协同,强化社会服务,依托科技副总、博士服务团和科技合作项目,推动学院教师深度融入服务企业,形成一企一策一博士,以“定向行业、定向研发、定向转化、定向服务”推进成果转化,提升毕业生留襄率和留鄂率。
供稿: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