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•汉江研究院 通讯员 熊文斌)4月3日下午,湖文读书会第三十期在图书馆二楼德园举行,学校文传学院袁仕萍教授以“孝”为主题作经典导读分享。学校党委书记吴超仲线上参加读书会。读书会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·汉江研究院副院长王翔主持。

在感悟经典环节,袁仕萍在经典文本中选取了三段原文,从不同角度阐释了“孝”的内涵和价值。她表示,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用九个动词描述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,将诗人自己不能终养父母的悲恨绝望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。她引用《论语》“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”指出,孝悌是“仁”的根本,如果养成了孝悌的行为习惯,便能产生仁道。她引用《孝经》“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”强调,“孝”是儒家伦理的核心,是人类社会不可违背的基本法则。
在践行经典环节,袁仕萍分享了学校校友程威和孙玉晴的感人事迹。她表示,每一位湖文人都应当从两位校友身上汲取“孝”的力量,饮水思源,不忘父母养育之恩,竭尽全力孝敬父母、回报父母。
在研讨经典环节,与会师生围绕“孝”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。
吴超仲认为,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狭义的“孝”有三个层次,分别是养亲,保障父母及长辈物质生活,让他们衣食无忧;敬亲,对他们和颜悦色,尊重他们;诫亲,以合适的方式劝诫父母,让他们过更健康的生活。广义的“孝”可以引申为感恩,不断提升自我,努力回报国家、社会和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。我们广大师生要理解“孝”、践行“孝”。

数统学院宋金柱同学讲述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,陈述了孝感城市命名的由来。

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·汉江研究院执行院长朱运海倡议,青年学生要好好读书,提升个人能力,将来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,更好地践行养亲的孝心。
在诵读经典环节,与会师生齐声朗诵了《诗经》中的经典段落。

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胡磊为本次主讲嘉宾颁发了感谢状。
本次读书会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·汉江研究院(孔明书院)、学生工作部·学工处和团委联合举办,选修《中华经典导读与践行》的学生、学生党员、学生干部,以及其他自愿参加读书会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活动,各学院学生代表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通过视频连线参加活动。
审核:朱运海
责编:胡磊 王礼刚